沭陽花木名揚天下,全縣花木總面積33萬畝,花卉苗木品種3000余種,各類盆景83余萬盆,是全國大的花木基地,有“東方花都”之譽??h內(nèi)新河鎮(zhèn)2000年被省花木協(xié)會評為花木之鄉(xiāng),顏集鎮(zhèn)2001年被中國花木協(xié)會評為“中國花卉之鄉(xiāng)”。2006年新河鎮(zhèn)周圈村入選“全國十大魅力鄉(xiāng)村” 。
沭陽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春秋時屬魯國,戰(zhàn)國時建郯子國,西漢武帝時置厚丘縣,北周武帝建德七年(公元578年)置沭陽縣,因縣治位于沭水之陽而得名。境內(nèi)顏集鎮(zhèn)是絕代佳人虞姬的故鄉(xiāng),“霸王別姬”故事千載傳誦。宋代大科學家沈括曾任沭陽主簿,率民眾治理沭河、六塘河,政聲遠播。清代詩人袁枚任沭陽縣令期間,留下許多詩篇佳話,親植紫藤(袁公藤)今仍吐芳展綠。清朝末年沭陽才女劉清韻攜10本傳奇下江南,江浙名士為之傾倒,傳為美談。晚清進士李映庚,官至肅政使,創(chuàng)作我國第一部軍樂譜。建國前后,沭陽孕育了攝影大師吳印咸,著名記者兼作家白夜,京劇表演藝術家、活紅娘宋長榮,魯迅研究專家王士菁,著名歷史學家葉蠖生,兩院院士李德義,新時代活雷峰張子祥等杰出人才,他們?yōu)樽鎳慕夥藕徒ㄔO作出了貢獻,為沭陽人民贏得了榮譽。深厚的文化底蘊,成為今日的沭陽進行現(xiàn)代化建設的寶貴精神財富。
沭陽交通發(fā)達。京滬高速公路、新長鐵路、205國道、227、230、304、307省道在縣城交匯。東去連云港白塔埠機場40分鐘,西到徐州觀音機場2個小時。沭陽縣水路暢通,新沂河橫貫東西,淮沭新河縱穿南北。我省20大內(nèi)河港口之一的沭陽港,年吞吐量在300萬噸以上,過淮沭河與長江聯(lián)接,連沭新河、薔薇河、古泊河達連云港港口。
沭陽資源十分豐富。沭陽是全國十大商品糧基地縣、首批平原綠化先進縣、商品豬基地縣和科技先進縣。年產(chǎn)糧食100萬噸、油料2.3萬噸、棉花10萬擔,年出欄商品豬近200萬頭。沭陽花木名揚天下,全縣花木總面積21萬畝,花卉苗木品種3000余種,各類盆景80余萬盆,是全國大的花木基地,有東方花都之譽。1999-2002年全縣連續(xù)4年花卉銷售收入超億元,被譽為全省花卉銷售龍頭的蘇北花卉盆景公司具有國家二級園林設計資質,縣內(nèi)顏集鎮(zhèn)2001年被中國花木協(xié)會評為中國花卉之鄉(xiāng),新河鎮(zhèn)2000年被省花木協(xié)會評為花木之鄉(xiāng)。沭陽是傳統(tǒng)的林業(yè)大縣,全縣楊樹成片林達60萬畝,林網(wǎng)總面積達200萬畝,楊樹活立木累計5000萬株,活立木總蓄積量達380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46.5%。沭陽水產(chǎn)資源優(yōu)勢明顯,全縣水域面積62.2萬畝,可利用養(yǎng)殖水面12萬畝,盛產(chǎn)青魚、鯉魚、鰱魚等淡水魚類。沭陽礦產(chǎn)資源豐富,蘊藏非金屬礦9種,能源礦1種,其中藍晶石、水晶、磷、云母礦以及黃砂、陶土等都具有較高開采價值。